學術發展
本系的師資陣容多元,每位老師均能兼顧研究與教學。基於教學必須由紮實的研究基礎之理念,朝向以學術研究引導教學的方向穩健發展。 教學與學術研究重點以「 營養教育 」 及 「 營養保健 」二大發展方向為主。
在營養教育發展方面:
(一)營養師的培訓-- (1) 結合系上專任教師、專家、系友們共同規劃著重於營養師養成的教學內容,除了包含食品營養基礎課程外,並特別加強營養師領域專業知識之傳授,如臨床案例探討、營養教育、營養教育實務、居家營養照護與服務、慢性病與營養。(2) 提供醫院營養室等相關營養機構實習,作為進入職場前之訓練,以落實 last mile 之理念。
(二)各年齡層營養教育研究--(1) 著重健康飲食行為的建立和改善 (2) 相關因素探討與教育介入
(三)營養保健知識之 e 化教育-- 本系教師自行研發建構之網路教育資源,包括:圖像示範營養教育資訊網、 營養評估與教學資源網路系統及膳食管理網路系統。此三大系統 不僅教育本系學生專業知識並大幅提升學習便利性;也提供網路使用者營養保健科學相關知識,落實政府營養政策與推廣營養教育之需求,對於促進國人健康具有積極正面的貢獻。
(四)實際參與營養教育推廣 ( 服務學習 )-- 強化營養推廣教育和活動,如老人安養護中心、國中小學、社區等場所健康飲食教育和活動,以訓練學生將專業知識應用於服務學習中。
在保健營養發展方面:
(一)機能性食品的開發與功能評估-- 藉由探討植物化學物質(如葉綠素 a、葉綠素 b、桑葉萃取物和紫色蕃薯葉)之生理功效,以瞭解其在預防動脈粥狀硬化之機制與效應。同時,藉由探討苦茶油之加工變化,以瞭解其生理活性、物化特性與抗敗血病之功效與機轉。
(二)中國傳統食物保健功能研究與應用-- 藉由探討黑豆主要成分對 TNF-α 所誘導 HAEC 發炎反應之影響,與利用納豆菌發酵最適化開發過程,以研究中國 傳統食物保健功能及其應用。
(三)推廣健康飲食觀念--與本校衛保組合作推行每日五蔬果活動,並將相關觀念延伸推廣至老人安養護中心、國中小學、社區等場所。
|